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原型批评视角下文学作品中“河流”的救赎意义——以《约檀河之水》、《施洗的河》、《阿难》为例
作者单位:;1.兰州大学文学院
摘    要:在特定的情境下,自然界河流的流动特性和洁净作用激发了作家心中由来已久的集体无意识,河流具有的这种洗礼的神秘色彩,被作家应用到其作品创作中。小说中的人物沉浸着河流洗礼,精神上获得救赎,得到再生,河流在这类文学作品中有着深刻的意味。河流的救赎意义在中国与西方都有迹可循,现代人面对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河流的救赎原型性象征在作家的作品中反复被书写,在文本中增加了宗教的说教意味,而且具体到不同的文本中所体现出的意义不尽相同。

关 键 词:原型  河流  救赎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