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体系及其构建
引用本文:杨立志.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体系及其构建[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9-12.
作者姓名:杨立志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2009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2009029)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内容、形式、方法的选择与设计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成长,也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日趋发展,随着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平等意识在大学生价值体系中的不断升华,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如何科学规划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使之切实符合大学生科学的价值体系和社会价值体系构建、形成和发展的需要,实现大学"成人"的本真教育目的,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在这方面,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探索育人新模式。我们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并对这一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我们组织的这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全方位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构动因、内涵、内容模块及运行机制。杨立志的文章从内涵和结构的视角论述了"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体系与构建;董文芳的文章从全球化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影响的视角分析了"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的背景与意义;文洪朝的文章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视角阐释了"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运行与功能;马兆明、李朋忠的文章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体系的视角论证了"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评价与效果。我们希望这期笔谈能抛砖引玉,引起广大师生、专家学者、党政领导、社会贤达的关注。

关 键 词: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育人”新模式  理论体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