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思维与民国史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叶文心 |
| |
作者单位: | 伯克利加州大学历史学系,Berkeley,CA 94720-2550,USA |
| |
摘 要: | 史学建构中常有空间思维。空间作为史学思考的一个维度,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一是从人的感受出发,在史学作品中体现人对空间的感受、着眼人在空间之中流转的可能性;二是从空间的物质形态出发,观察这个形态在形成过程中所体现的建构逻辑。空间思维之于历史研究,关键在于研究的设计之中,是否能把空间结构看作权利以及资源关系的产物,把空间形态解读成具有社会文化经济意义的历史积淀,把历史人物的空间经历开发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实践与物质权利秩序建构逻辑之间的对抗或对话。民国史研究今后如果从空间入手,应当可以取得新的学术成果。本文解构列文孙"儒家中国的现代转型"的空间构筑,对以上意向加以阐释。
|
关 键 词: | 民国史 空间思维 列文孙 儒家中国 现代转型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