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克思认识论基本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引用本文:杨河.马克思认识论基本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作者姓名:杨河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1
摘    要:从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 ,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 ,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这一阶段有机联系的两个理论成果 ,对人类实践活动本质和规律的揭示 ,是这两个理论成果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实践问题既是社会历史问题 ,又是认识问题 ,是一个如何认识“感性世界”包括我们自己的社会存在的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 ,不阐明实践所蕴含的最一般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问题 ,就不可能进一步正确说明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用以实践性为本质特征的认识论去分析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发展形式 ,是唯物史观产生的重要条件 ,并对今天科学和哲学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 ,产生着持久的影响作用

关 键 词:马克思认识论思想  人化自然  实践  主体性  感性  唯物史观

The Formation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Marxist Epistemological Thought
YANG He.The Formation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Marxist Epistemological Thought[J].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2(1).
Authors:YANG He
Abstract:
Keywords:Marxist epistemological thought  Humanized nature  Practice  Material conception of history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