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论美国“新经济政策”与日本经济的转折
作者姓名:刘杰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政系
摘    要:战后以来,日本经济在经历了“恢复”、“发展”和“高速增长”三个时期以后,从1971年开始转入以“低速稳定增长”为特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到来的基本标志是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从60年代的两位数下降为1971年的5.4%。日本经济出现转折的动因,本文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是国内1970—1971年爆发的战后第6次经济危机,二是1971年8月美国宣布的“新经济政策”。尤其是后者,沉重地打击了作为日本立国之本的“出口第一主义”,进而构成了日本经济转折重要外部条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张善儒.战后日本经济转折时期的政策及其特点[J].日本研究,1985(4).
[2]、周玉,马建军.论新经济政策的理论贡献[J].社科纵横,2008,23(1):10-12.
[3]、陈宝森.美国“新经济”及其世界影响[J].太平洋学报,1998(3).
[4]、程恩富,余文静.新经济与美国经济增长的两类原因[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1):82-87.
[5]、B.索格林,李君锦.现代美国“激进”史学论二十世纪美国内外政策[J].国外社会科学,1984(4).
[6]、关南.“转折时期的日本政治”学术讨论会简讯[J].日本学刊,1987(1).
[7]、王惠宇.美国对日经济复兴政策影响下的日本与东北贸易[J].日本研究,2009(2):64-67.
[8]、朱荣科,宏晶.论经济福利与经济政策[J].学术交流,1997(6).
[9]、尹秀芝.美国扶植与日本经济的崛起[J].求是学刊,2000(3):115-118.
[10]、刘大洪.论日本对美国制造业直接投资对日本经济的影响[J].日本学刊,1988(1).
[11]、崔勇列.关于战后日本经济政策的一种思考和解释——兼与“日本宏观经济管理论”者商榷[J].日本学刊,1990(4).
[12]、刘世龙.论“日本派”在制定美国对日占领政策中的作用(上)[J].日本学刊,1988(1).
[13]、宋绍英.论日本的“立国论”[J].日本学刊,1996(1).
[14]、李如鹏.邓小平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J].社科纵横,2006,21(4):1-3.
[15]、刘世龙.论“日本派”在制定美国对日占领政策中的作用(下)[J].日本学刊,1988(3).
[16]、吴文旭.近年来日本经济政策浅析[J].日本学刊,1999(2).
[17]、王厚双,宋春子.论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与日本的战略响应[J].日本研究,2015(1):1-11.
[18]、刘昌黎.日本国际收支的历史性转折与投资立国[J].日本学刊,2007(2):70-82.
[19]、论日本对美国“亚太再平衡”的战略利用[J].日本研究
[20]、易显石.试论日本“满蒙政策”的形成与性质[J].日本研究,1986(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