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邵阳(南路)话中的“那”文化成分──湘语中的壮语底层现象研究系列论文之二
引用本文:黎良军.邵阳(南路)话中的“那”文化成分──湘语中的壮语底层现象研究系列论文之二[J].广西民族研究,2000(1).
作者姓名:黎良军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桂林,541001
摘    要:本文通过对湖南省邵阳(南路)地区与稻作有关的语词与壮语的对比研究认为, 壮族的“那”文化即稻作文化在我国南北交往的长期历史中,吸收了中原汉族的旱作文化;另一 方面,“那”文化也深刻地影响了江南汉族稻作文化的形成,成为江南汉族稻作文化的有机组成 部分。湖南邵阳(宝庆)南路地区,曾经是壮汉两族及其先民共同生活和劳动的地方,可以说, “那”文化深深地融进了这里的汉族稻作文化,成为它的筋骨和血液,邵阳(南路)话中的壮语 成分就是证明。

关 键 词:邵阳(南路)话  “那”文化  研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