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实味文艺思想及其文学史价值 |
| |
作者姓名: | 廖伦忠 |
| |
作者单位: | 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吉安,343009 |
| |
摘 要: | ![]() 从1930年代左翼文学,特别是40年代延安文艺整风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学研究和批评中,社会学批评的方法和模式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其后果就是导致文学批评某种程度的非文学化倾向.过分地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不恰当地将文学看作政治的附庸,用运动方式、组织决议等手段为文学批评和文学论争做政治结论,从而阻碍了文学及文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王实味是一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因为其在当时独到的文艺观和特立独行的个性,曾在延安文艺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也造成了自己的悲剧命运.在能够客观、理性、公正地理解和分析文学内涵的今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来看王实味的文艺观及对他的悲剧性处理,或许对把握今天的文艺方向、政府和领导人对文艺的参与介入、处理文艺批评方式方法等会有所帮助.综观王实味的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文章,其文艺观始终表现出一种超乎常情的"异端"特质.
|
关 键 词: | 王实味 文艺思想 现实生活 民族形式 文学史价值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