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重塑乡味:数字技术视阈下中国乡土电影的符号隐喻与叙事策略
作者姓名:唐卫  李映星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误读传播视阈下的中国题材摄影纪实性研究”(项目号:19CXW0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延安时期(1935—1948)摄影传播共产党形象与当代价值研究”(项目号:2232022E—05);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晨光计划”项目“装饰艺术中的机器美学研究”(项目号:22CGA3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城镇化进程加速,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加深乡村与城市文明间的二元对立。中国乡土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独具中国特色的创作类型,深耕乡土文化资源,诗性地反映出不同社会环境的独特风貌与发展状态。乡土文明通过电影这一媒介完成编码,形成具有表意性的艺术语言,逐渐成为当代人了解乡村文明,实现“精神返乡”的重要途径。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为乡土电影提供更多维度的探索空间,在表现技法与内容上实现突破,延伸审美价值。通过电影符号学相关理论,可以剖析当代优秀乡土电影的符号隐喻与叙事特点,提出数字技术视阈下,典型人物符号、乡土文化符号拓展出多元创新选择,以及传统底层叙事、空间叙事呈现出交织融合的积极转变,由此进一步挖掘乡土电影背后不断变化的新时代乡土文化内涵,总结出传承创新优秀乡土文化符码,善用进步数字技术设计工具,二者相结合的中国乡土电影创作未来发展和启示。

关 键 词:电影符号学  乡土文化  数字技术  符号隐喻  叙事策略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