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通过”的语法化及其语义来源 |
| |
作者姓名: | 张成进 王萍 |
| |
作者单位: | 1. 南京审计学院文学院,江苏南京,211815 2.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
| |
基金项目: |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双音节介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汉语非短语结构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微博互动的话语特征、结构机制及话语策略研究” |
| |
摘 要: | 现代汉语中的“通过”共有三种使用形态:“动词+体标记”形式、动词、介词.介词“通过”由同形的动词语法化而来,语法化完成的时间是20世纪20~40年代.“通过”的语法化是在连动式句法环境中完成的.汉语史上由“通过”形成的连动结构共有三种,它们产生的时代各不相同.五四时期,这三类连动结构汇聚在一起,共同构成介词“通过”语法化的句法环境,而这三类连动结构中不同义项的动词“通过”则分别构成了介词“通过”的三个语义来源.“通过”的语法化除了句法环境动因,认知隐喻和词义虚化也是重要的动因.
|
关 键 词: | “通过” 语法化 认知隐喻 词义虚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