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少穴高产栽培研究——Ⅰ:超多蘖壮秧少穴栽培杂交中稻的生育动态及经济性状
引用本文:陶诗顺,简乃军,苟兴军,陈德刚.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少穴高产栽培研究——Ⅰ:超多蘖壮秧少穴栽培杂交中稻的生育动态及经济性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作者姓名:陶诗顺  简乃军  苟兴军  陈德刚
作者单位:绵阳农专农学系,绵阳农专农学系,绵阳农专农学系,绵阳农专农学系
摘    要: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少穴栽培是一项旨在进一步提高杂交中稻产量水平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新型栽培技术。其核心是在秧田培育出单株苗数达15苗左右的超多蘖壮秧而在本田大幅度降低单位面积的栽插穴数,充分利用杂交稻的个体生理优势和少穴栽培的稻田环境优势达到高产高效。1991年在三台县西平镇以汕优63为材料进行了多重复的试验,比较了6种少穴栽培和常规栽培水稻的生育动态、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相比,少穴栽培可通过杂交中稻强大的分蘖优势来保证田间适宜的总苗数,同时能有效地控制群体最高苗,并且在此基础上争取多粒大穗。无论每穴单株双株,每公顷植90.0千穴、112.5千穴、135.0千穴和157.5千穴都可比常规穴数(每公顷245.5千穴)栽培显著增产。其中,每穴单株以每公顷112.5千穴产量最高,双株以每公顷135.0千穴最高。

关 键 词:超多蘖壮秧  少穴栽培  生育动态  经济性状  杂交中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