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西方诗学文化的时间化传统及空时性趋向
作者姓名:赵奎英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艺术提出的重要美学问题研究” 20&05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艺术符号学的当代建构研究” 19AZW005
摘    要: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文化是一种视觉中心主义的文化,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空间化转向在西方诗学文化领域得以发生的前提,是传统的西方诗学文化具有一种时间化特质,而这种特质又与西方传统的逻各斯语言观具有内在联系。由于“逻各斯”的两大基本含义是“言说”和“理性”,在逻各斯语言观的影响下,西方诗学也有两大突出特征:注重语言音韵的感性审美特征,强调文学的理性本原和认识功能。由于音韵是在时间中存在的现象,理性逻辑也以时间秩序为基础,西方诗学文化传统因此具有一种时间化倾向。这一时间化倾向还表现在强调“诗画界限”、反对视觉化美学,把诗乐进行类比、强调“诗之乐境”诸方面。认识这一点,不仅有助于中西诗学文化、文明互鉴,而且有助于理解当代跨媒介艺术文化理论所表现出的空时性趋向。

关 键 词:逻各斯语言观  时间化传统  诗画界限  诗乐类比  空时性趋向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