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孟子“夭寿不贰”句之解读--以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生存论思想为参照 |
| |
作者姓名: | 李腾 |
| |
作者单位: |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241 |
| |
摘 要: | 孟子云“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其中包含着“夭寿(生死)与命之间的关系”以及“修身立命”这两方面的问题。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在时间的视域下,将此在解读为“向死而在”,与言说“生生之大德”的儒者形成一种互补关系。命定的偶然性(个体的人必然有具体的实质限定)、必死性(有限个体必有其死)和使命义(人禀受善性而有道德使命)这三者构成了《孟子》中的“命”义。孟子反求诸己,追求人的本然善性和生之尊严;海德格尔则认为面对死亡的决断,是个体成为本真存在的关键,而儒者的生活方式可视作本真存在的一种可能性。
|
关 键 词: | 孟子 海德格尔 “夭寿不贰”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