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认为 ,2 0世纪中外 (主要指西方 )文学理论在研究趋向上发生过两次方向相反的“错位”。错位的发生使得双方缺乏共同的基础而难以展开真正的交往与对话。 80年代西方文学理论从内部研究走向文化研究 ,自 90年代以来 ,中国文学理论初步确立了自身的自主性、主体性 ,并从内在研究转向文化研究之后 ,使得双方对文学理论研究有了完整的理解 ,从而出现了理论探讨对象、问题的共同性 ,逐渐走向了真正的对话。交往与对话是双方的理论各自获得复苏与生存 ,进而走向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在交往与对话中 ,必须充分认识文学理论的人文科学性 ,建立自身的主体性 ,这是不同国家独立主体的对话 ,不同理论思想、美学思想的对话。理论自主性、主体性的具体表现之一 ,在于建立有中国特色、本土化的文学理论 ,这与狭隘的民族主义、文化孤立主义是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