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上古汉语二等r介音读合口的客家话新证
引用本文:严修鸿.上古汉语二等r介音读合口的客家话新证[J].暨南学报,2014(8).
作者姓名:严修鸿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方言接触带上的语言地理——以连城方言为例》(批准号:12BYY034);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客家方言词汇深度调查》(批准号:091JDXM74001)
摘    要:郑张尚芳、许宝华、潘悟云等认为上古汉语二等有r介音,r在演化过程中变为,再变为,在此基础上或变为i,或变为u。客家话口语土俗词中找出5个字的考证:梗kuang3(菜梗),坑khua3(大窟窿),庚kua1(饱满、充实),杏fa1(huang1,见于"杏红"一词),赫fak7(huak7,向上挑起)存在着读u介音的层次,可作为这个构拟的旁证。

关 键 词:上古汉语  介音  二等韵  客家话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