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荀子的“礼论”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单位:;1.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摘    要: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既包括社会制度也涵盖人伦准则,是广义上的社会规范。旧礼的根本问题在于片面强调自觉而忽视自愿,并导致了礼的教条化、异化,从而造成了"礼教"问题。从"礼学"大师荀子的"礼论"出发,我们可以重思礼的本质,理顺社会规范与人的需要的关系,重新恢复礼的"情理统一"的本来面目,从而为今天的社会规范建设提供一面镜子。

关 键 词:荀子    自觉与自愿  情与理  规范建设

The Modern Signaficance of Xunzi's Theory of Li
Abstract:
Keywords:
相似文献(共20条):
[1]、荀子“礼”论的多维意蕴[J].东岳论丛
[2]、张树旺.本体论视野中的荀子“礼论”[J].船山学刊,2005(3):20-22.
[3]、惠吉兴.荀子礼论研究[J].河北学刊,1995(4).
[4]、吴海文,谢水顺.先秦儒家“礼”的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船山学刊,2005(4):176-178.
[5]、李建华,金妍妍.论荀子的“裕民”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2(6):38-42.
[6]、郭卫华.论荀子“礼以养情”的性情观[J].广西社会科学,2013(2).
[7]、田大庆.论荀子“制礼明分”的经济思想[J].南京社会科学,1992(2).
[8]、高建青.“礼”“法”之间:荀子的“礼”性思考[J].船山学刊,2006(1):46-48.
[9]、方尔加.论先秦儒家“礼”观念的层次及其意义[J].齐鲁学刊,2005,26(4):10-14.
[10]、梅珍生.论荀子礼学的深度结构[J].江汉论坛,2004(8):10-14.
[11]、荀子之“礼”的政治伦理意蕴及现代启示[J].齐鲁学刊
[12]、孙旭鹏,赵文丹.荀子和合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船山学刊,2019(2).
[13]、刘海洲.论李劼人历史小说的现代追求[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0,31(2):84-88.
[14]、王川.李源澄先生经史成就述论[J].齐鲁学刊,2009(3).
[15]、王哲波,占达东.试析天然染料在现代黎族织锦中的地位[J].琼州学院学报,2013(4):59-63.
[16]、蒋述卓,李治.变异学视域下的日本近世绘画中的李渔形象[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2):25-36.
[17]、黄造煌.荀子“君道”论的现代心理学意蕴[J].天府新论,2010(4):37-40.
[18]、邓程.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J].南京社会科学,2003(10):55-62.
[19]、陈学祖.论50年代现代格律诗理论--兼与新月派格律诗理论比较[J].江汉论坛,2001,3(2):72-76.
[20]、彭金玉.当代西方生态政治理论的绿色启示[J].云南社会科学,2005,42(3):19-2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