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推销员之死》:美国梦的破灭
引用本文:孙汉云. 《推销员之死》:美国梦的破灭[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02, 18(1): 81-83
作者姓名:孙汉云
作者单位:江苏教育学院外语系 江苏南京210013
摘    要:
本文围绕《推销员之死》中主要人物洛曼之死 ,剖析了美国梦对他的种种影响 ,指出洛曼是为美国梦所累 ,他走向失败的过程正是他的美国梦逐步破灭的过程。

关 键 词:推销员  悲剧  美国梦  破灭

Death of a Salesman:the Shattering of the American Dream
SUN Han-yun. Death of a Salesman:the Shattering of the American Dream[J]. Journal of Jiangsu Institute of Education(Social Science), 2002, 18(1): 81-83
Authors:SUN Han-yun
Abstract:
Circling round the death of Loman,the main character in "Death of a Salesman"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American dream on him, pointing out that Loman was tormented by the American dream. The process of his defeat was actually the course the shattering of his American dream.
Keywords:salesman  tragedy  American dream  shatter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17条):
[1]、洪叶.从《推销员之死》重视"美国梦"--为"美国梦"鸣不平[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224-225.
[2]、杭花平.《推销员之死》的意识流手法[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
[3]、刘慧.《推销员之死》中的主题节奏[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3):73-75,79.
[4]、胡蓉.《推销员之死》中的象征主义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161-162.
[5]、任静明.《推销员之死》中的表现手法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5-26.
[6]、卢懿.《推销员之死》悲剧效果强化之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7]、张祥和.《推销员之死》与传统悲剧之比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5(3):73-75.
[8]、卢懿.《推销员之死》悲剧效果强化之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55-157.
[9]、卜巧玲.析《推销员之死》中的女性创伤[J].宿州学院学报,2012,27(6):84-87.
[10]、邓建华.小人物的悲剧——浅析“美国梦”在《推销员之死》中的体现与幻灭[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232-234.
[11]、《一个旅行推销员之死》中的空间叙事[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2]、张洪莲.《推销员之死》中话语标记语的元语用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302-304.
[13]、郭妮.阿瑟·密勒《推销员之死》的存在主义解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379-381.
[14]、马云霞,吴冬丽.从精神分析角度看《流动推销员之死》和《绿色的帷幕》中的死亡主题[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6).
[15]、王萍,王卫平.“美国梦”释译[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2):164-167.
[16]、陶绍兴.美国梦的式微与中国梦的崛起[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18.
[17]、吴礼敬.就《推销员之死》的两个译本谈英语文学作品中人名的汉译问题[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169-17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