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乐园·失乐园·救赎——《林顿山》和《乐园》的神话原型解读
作者姓名:武玉莲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北京100089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格洛丽亚·内勒乌托邦思想小说研究”(项目编号:2012XX006).
摘    要:《林顿山》和《乐园》分别是当代美国非裔女作家格洛丽亚·内勒与托妮·莫里森的名作,两部小说分别刻画了非裔美国人追寻理想家园的两次重要实践——《林顿山》里的黑人中产阶级社区林顿山和《乐园》中的黑人小镇鲁比镇的建立。两次实践虽然均以失败告终,但是两部作品结尾都洋溢着浓郁的希望,契合了"寻乐园、失乐园和最终救赎"的原型主题。这一神话原型的潜在运用,表达了两位黑人女作家思想上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体现了她们对黑人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强烈的民族情感。

关 键 词:原型  乐园  失乐园  救赎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