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葛哈德在新中国的重生——评傅东华1959年重译《珍妮姑娘》 |
| |
作者姓名: | 陆颖 |
| |
作者单位: |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092 |
| |
基金项目: | “2008年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项目”及“2010年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科研项目”资助 |
| |
摘 要: | 1959年,傅东华重译旧作《珍妮姑娘》,受到读者欢迎,得到译界赞誉。与1935年初译本相比,重译本功能发生转变,文本宛如隔世重生。译本被赋予浓重的人民性,在内容、意义、形式和语言上均有体现,译文风格迥异,但这并非傅东华对德莱塞的原初解读。《珍妮姑娘》在新中国的重生,是文学翻译服务国家意识形态、构建国家民族文学、规范统一汉语过程的必然产物,也凝结着二十四年中译者本人对翻译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现实的积极协调。因此,评价重译作品,重在重字,将新旧译本更迭、语境异同及译者历时发展列入考察视野,在动态的历史中评价新译本。
|
关 键 词: | 《珍妮姑娘》 重译 傅东华 语境 人民性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