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是一种理想性表达。现实中,作为理论生产的学院派推崇唯智主义,强调学理性而贬抑操作性;作为问题寻解的实务界提倡实用主义,突出实操性而拒斥理论性。这种张力形成了学院派的"修辞"与实务界的"游戏",由此需要重新审视社会工作理论问题。社会工作理论具有价值性、阐释性与实操性等三重特性,忽略第一重,社会工作会失去灵魂,淡化第二重可能沦为"游戏"和"治疗术",失去第三重,可能演绎为华丽的"修辞"与"表演"。此外,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以爱或关系为中心的"无形理论"并未获得承认,我们需要重新将爱带回到社会工作中心,倡导一种爱的实践艺术,进而拓展社会工作的理论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