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克拉普——试论戏剧《最后的磁带》对自我的追寻 |
| |
作者姓名: | 孙冬 |
| |
作者单位: | 南京财经大学,外语系,江苏,南京,210046 |
| |
摘 要: | 主体的问题是现代社会大多数急迫问题的核心。自弗洛伊德以来,很多理论家都阐述了主体的分裂和虚构性。戏剧无疑是最适合表现这一主题的艺术形式。相比之下,爱尔兰剧作家赛缪尔.贝克特对这一主题的探索更加执著和持久。贝克特塑造的分裂的人物不仅对传统的戏剧审美观提出了挑战,而且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来展现现实世界。在《最后的磁带》中,贝克特运用录音机,以39岁的这盘磁带作为一个交汇点,让29岁、39岁和69岁的克拉普通过录音机讲述自己,以克拉普的三段人生并置和相互参照,来探索自我的稳定性、真实性和进步性。
|
关 键 词: | 主体 自我 分裂 虚构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