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卢梭与19世纪西方审美范式的转换
引用本文:李妍妍,董晔.卢梭与19世纪西方审美范式的转换[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100-104.
作者姓名:李妍妍  董晔
作者单位:1.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2.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摘    要:在卢梭及其著作那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西方古典主义美学的解体迹象,更能够发现19世纪艺术审美范式的转换镜像.19世纪西方审美范式的转换,就美的自身规定性而言,表现为从审美功利主义向审美自主性原则的转变;就艺术活动的自身规范而言,表现为从古典的原则性向现代的主体性的演进;就美学范畴和标准而言,表现为从追求"素朴的"优美转而推崇"感伤的"崇高.在卢梭那里,存在着古典的、浪漫的两种美学话语及审美原则的矛盾、交流和转换,他不仅直接开启了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运动,而且对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后世美学的根基和发展趋向.

关 键 词:卢梭  审美范式  回归自然  崇高  浪漫主义  西方  审美范式  转换  Paradigm  Aesthetic  发展趋向  程度  影响  古典美学  德国  代表  康德  浪漫主义运动  交流  审美原则  美学话语  存在  素朴  标准  美学范畴
文章编号:1008-7699(2008)02-0100-05
修稿时间:2008年1月12日

Rousseau and the Conversion of 19th-Century Aesthetic Paradigm
LI Yan-yan,DONG Ye.Rousseau and the Conversion of 19th-Century Aesthetic Paradigm[J].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s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08,10(2):100-104.
Authors:LI Yan-yan  DONG Y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