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中国古代两大语体短篇小说叙事模式的差异及其成因
引用本文:李桂奎.论中国古代两大语体短篇小说叙事模式的差异及其成因[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4-117.
作者姓名:李桂奎
作者单位:临沂师范学院,中文系,山东,临沂,276005
摘    要:本文运用当今西方叙事学理论,从叙述者与作者、受述者、故事、人物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两大语体短篇小说在叙事模式上的差异及其成因。文言短篇小说的叙述者通常以“史官”的姿态代表作者潜入到故事之中进行体验叙事,他为了使故事耐“读”,往往以简明扼要之笔将故事显示出来。而白话短篇小说的叙述者则通常以“说话人”的姿态代理作者对故事作热情地讲述,他往往以“慢慢道来”的策略使故事耐“听”。前者需要玩味咀嚼式解读,后者呼唤走马观花式赏读。两种叙事模式的形成分别缘于精英文化背景和大众文化环境。

关 键 词:叙述者  叙事模式  代表与代理  显示与讲述  耐“读”与耐“听”
文章编号:0257-0289(2001)01-0114-004
修稿时间:1998年10月15

On the Differences of Narrating Patterns between the Two Styles of Chinese Classical Short Stories and Their Causes of Formation
Li Gui-kui.On the Differences of Narrating Patterns between the Two Styles of Chinese Classical Short Stories and Their Causes of Formation[J].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1(1):114-117.
Authors:Li Gui-kui
Abstract:
Keywords:narrator  narrating pattern  in the name of and on behalf of  show and tell  worth reading and worth listening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