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转向“白银时代”:明宣德至景泰时期的赋役折银与公私用银的发展
引用本文:邱永志,,段杰 .转向“白银时代”:明宣德至景泰时期的赋役折银与公私用银的发展[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61-71.
作者姓名:邱永志    段杰
作者单位:1.江西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江西 南昌330013;2.江西财经大学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330013;3.云南大学 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 昆明650091
摘    要:对于明代社会是何时以及如何转向“白银时代”这个问题,学界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通过史料分析,对明宣德(1426~1435)至景泰(1450~1457)年间赋役折银以及公私用银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证。近来研究表明,宣德前期的皂隶折银作为徭役折银与均徭制度改革之先导,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源于官僚阶层对于自身利益的追求。正统初年,源于官俸支给困难出台的南方税粮折银政策,扩大了此前的临时改折则例,为白银财政的建立提供条件。更为重要的是,正统景泰时期沟通底层白银流通与国家赋役制度折银的改革不仅进一步发展,且在更广阔范围内,由于军事供应的压力及政府的主导,白银逐步被调拨至北边边镇地区,呈现出跨越南北地区一体流通行用的局面,促进着贡赋银经济的形成。此时期的民间交易市场,白银也日益崛起,不仅从明初多种通货并行的局面下脱颖而出,且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在财政领域,白银行用的范围不断扩展,在籴米备边、召商买粮、开中事例、赈济灾荒、俸钞禄米、商税课程等领域都显现白银的身影。公私用银的急速发展表明中国社会转向“白银时代”的趋势越发明显。

关 键 词:明代  白银时代  皂隶折银  税粮折银  公私用银
点击此处可从《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