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内迁作家与中国抗战文学创作的转变
引用本文:熊,辉.内迁作家与中国抗战文学创作的转变[J].社会科学研究,2017(3).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抗战大后方翻译文学史论”(15FWW006);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大后方文化研究”(SWU1509393)
摘    要:抗战时期,很多作家因大片国土的沦丧而内迁到西南大后方。内迁作家在三个层面上导致了中国抗战文学的转变:一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中心的转变,内迁作家促进了大后方文艺事业和抗战文学创作的兴盛,使该地区取代了昔日京沪的文学中心地位;二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热情的转变,内迁作家受大后方物质条件的限制而出现了创作的“滑坡”,在整体上影响了中国抗战文学的热情;三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风格的转变,内迁作家从昔日的激情创作转向对战争和历史的冷静思考。

关 键 词:内迁作家  抗战文学  大后方  战时语境
点击此处可从《社会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社会科学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