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辽金文化比较研究
引用本文:宋德金. 辽金文化比较研究[J]. 北方论丛, 2001, 0(1): 43-49
作者姓名:宋德金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杂志社,北京,100720
摘    要:由契丹和女真族分别建立的辽、金王朝,其化发展脉络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共同或接近的自然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明程度,社会发展规律的作用以及接受汉化影响等,是契丹与女真,辽与金化出现共同之处之原因;而其族源不同、借鉴吸收汉化程度各异以及自身因素、所处时代背景等,又是导致其化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

关 键 词:    文化  风俗
文章编号:1000-3541(2001)01-0043-07
修稿时间:2000-12-03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ulture of the Liao and Jin Dynasty
SHONG De-jin.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ulture of the Liao and Jin Dynasty[J]. The Northern Forum, 2001, 0(1): 43-49
Authors:SHONG De-jin
Abstract:
Keywords:the Liao Dynasty  the Jin Dynasty  culture  custom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18条):
[1]、陶建英,王玉亭.关注辽上京推进契丹-辽文化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30(1).
[2]、辽金佛教研究(专题讨论)[J].黑龙江社会科学
[3]、昝风华.汉代风俗文化与汉赋[J].兰州学刊,2008(9):167-170.
[4]、周春健.辽金元三代的经学发展及其特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67-74.
[5]、盛伟.中国传统风俗文化与象征[J].东岳论丛,2007,28(6):127-131.
[6]、杨蕤,马宏滨.中原文化认同视域下辽代卤簿研究[J].学术月刊,2023(7):179-189.
[7]、曾肖.辽代文化与政治述论[J].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05,22(1):50-54.
[8]、昝风华.论风俗文化对汉代文学的影响[J].兰州学刊,2009(7):184-188.
[9]、崔明德.和亲文化与婚姻文化比较研究[J].文史哲,2004(2):55-59.
[10]、赵维江.北方地域文化与辽金元文学[J].文史哲,2005(1):91-96.
[11]、赵维江.地域文化视野中的辽金文学研究[J].学术研究,2005(3):135-137.
[12]、张晶.辽金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学术研究,2005(3):127-130.
[13]、于静宇,高颖,赵丹丹.碰撞、交流、融合--论战争媒介与辽金宋的文学交流[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27(1):123-126.
[14]、李秀莲.金源文化阶段性发展述论[J].北方论丛,2005(5):90-94.
[15]、辽代射柳考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6]、董迪.论金代政治文化的勃兴[J].江海学刊,2005(3).
[17]、杨琦.论魏晋文化中“清”的美学意义[J].河南社会科学,2012,20(3):93-95,108.
[18]、那玉.辽金契丹女真婚姻制度研究综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2):156-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