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抱歉,获取数据失败,请重试!

相似文献(共20条):
[1]、周星.百年中国电影研究的现状与难题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5):10-15.
[2]、邵培仁,潘祥辉.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1):65-73.
[3]、传统文化价值观: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的时代选择[J].牡丹江大学学报
[4]、于劼,郭培筠.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中国民族电影[J].阴山学刊,2013(6):42-45.
[5]、武也晶,陆青.对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的几点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4):133-134,147.
[6]、尹晓丽.全球化语境与当代中国电影民族性批评[J].理论界,2006(5):134-135.
[7]、周小玲.关于百年来中国电影类型研究的思考[J].社会科学,2010(9).
[8]、柳华.一个人的电影史--纪念中国电影一百年[J].决策与信息,2005(8):76-77.
[9]、陈犀禾.中国电影研究学术发展史纲[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4):37-59.
[10]、张永梅,赵永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的困境[J].社会科学论坛,2005(4):62-63.
[11]、赵蓉婧,巨思嘉.美国电影的引进对中国电影市场影响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Z3):48-50.
[12]、李盛龙.中国电影大片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3(1).
[13]、杨洪承.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焦虑与选择[J].学习与探索,2004(3):101-105.
[14]、蔡元.全球化与中国第五代电影[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5(2):221-224.
[15]、沈鲁.全球化语境下华语电影品牌的观念、内容与渠道建设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0(12).
[16]、金丹元,赵辉.全球化与民族性:关于电影的审美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2):47-52.
[17]、李掖平,贺翔宇.新时代语境下中国乡村电影的空间叙事创新研究[J].东岳论丛,2022(8):48-54.
[18]、李斌,曹燕宁.比较电影学视野下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传播——以中国与日本电影比较为例[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60-67.
[19]、李斌,曹燕宁.比较电影学视野下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传播——以中国与日本电影比较为例[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4):60-67.
[20]、杨吉华.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论建设再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22(1):127-13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