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日文献互证的理路和方法——张志和止作《渔歌》一首考
引用本文:戴伟华.中日文献互证的理路和方法——张志和止作《渔歌》一首考[J].学术研究,2022(2):142-149.
作者姓名:戴伟华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传承与语言服务研究中心
摘    要:世传张志和《渔歌》五首,实为一首,即"西塞山前白鹭飞"。最早著录张志和《渔歌》的为李德裕《玄真子渔歌记》,附录为"遗迹"文字格式,标示"烟波钓徒玄真子张志和"仅"西塞山前"一首。《续仙传》本来记载唱和"共五首",但至晚唐五代模仿《渔歌》的作品增多,《续仙传》传抄者在写本上随自己所见而改易,遂有涂抺修改的"二十五""二十余"的不同版本传世。《渔歌》唱和初式结句第五字有一固定字,这由《经国集》载诸人《渔歌》唱和所证明,说明《渔歌》五首是唱和产物。南宋陈振孙之前尚未把五首《渔歌》视为张志和一人之作。苏轼与黄庭坚的"渔父"创作也证明张志和只有"西塞山前"一首。《渔歌》词名见于李德裕文载录、日人和作,约在唐大历至元和年间,而《渔父》词名在晚唐五代出现。故《渔歌》者,中唐之名也;《渔父》者,晚唐五代之名也。

关 键 词:张志和  《渔歌》  《玄真子渔歌记》  《经国集》  《续仙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