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在场”与“出场”:中国传统革命观与自我革命的通约性检视
作者姓名:杨小华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九江 33200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22JDSZK185);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思政”专项“(SZ212018);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JXJG-21-49-12)
摘    要:思想的“制作”必然的与特定的社会存在相关联,只有“让思想回归历史”,不同形态文明的“在场”才能够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自我革命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引领伟大社会变革的根本保证。中国传统革命观与党的自我革命理论的文化语境虽有不同,但其“为仁由己”人性论预设、“福祸相依”的危机意识、“慎独自律”的修养方法、“天道亲善”的执政伦理等却与党自我革命思想具有某种跨时空的“在场”。这种“在场”之所以能够实现,既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同时也是二者在价值取向和学理上的一致性所决定的。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国传统革命观的在场性进行检视,必须要从学理上对“在场”及“出场”两个问题进行“再造”,从而为党的自我革命铸牢文化根基,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学理支撑。

关 键 词:自我革命  中国传统革命观  在场性
收稿时间:2023/2/26 0:00:00
修稿时间:2023/3/13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