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民族文化资源化陷阱的表现、症结及应对策略——以大研古城和喜洲古镇为例
作者单位:;1.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2.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
摘    要:民族文化资源化陷阱主要表现在形态异化(文化失真与破坏)、生态异化(文化资源过度转化利用)和能态异化(文化资源依赖)等方面。以大研古城和喜洲古镇为例从市场扰动(商业化、利益驱动和短期寻租)、文化挤压(外部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内部失调(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不足)等方面分析了民族文化资源化陷阱的症结。最后,提出从持续(合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认同(提高公众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认同)和管治(加强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防止民族文化资源异化和流失)等角度应对民族文化资源化陷阱。

关 键 词:民族  文化资源  资源化  陷阱

Causes and manifestation of trap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sponsive strategies: A case study of the Ancient Dayan City and the Ancient Xizhou Town
Abstract:
Keywords: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