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县三峡移民调查 |
| |
引用本文: | 许小玲. 上海崇明县三峡移民调查[J]. 社会, 2004, 0(2): 22-24 |
| |
作者姓名: | 许小玲 |
| |
作者单位: |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
| |
摘 要: | 三峡移民是工程性移民,这类移民是由于水库、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而造成的。传统上人们将这类移民划定为非自愿移民,他们与自愿移民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他们是被强迫离开自己的土地和家园的,因此具有组织性、非自愿性、补偿性和不可逆性以及不具市场选择性等特点(钟水映等,2003:6-8)。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是移民问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百万三峡移民要迁得走,稳得住,能致富。显然,移民在迁入地能否稳得住,并且致富,是这次三峡移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稳得住的关键又在于在迁入地良好的社会适应。对移民来说迁移绝不简单地意味着居住地的改变,而是与原有社会角色相联的社会关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是熟悉的社会文化、角色定位的断裂,是重新学习,逐步构建新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过程。因此,对三峡移民而言,其“适应”就意味着“生存”。
|
A Survey on the Migrants from Areas along the Three Gorges on Yangtze River to Chongming County,Shanghai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