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学校育人的“感性意识”基础及实践路向
引用本文:田夏彪.学校育人的“感性意识”基础及实践路向[J].学术探索,2023(8):133-140.
作者姓名:田夏彪
作者单位:大理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20BMZ069);
摘    要:学校育人是具体、全面和个性化的,为避免其走向抽象化的存在,须把“感性意识”作为培养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从育人主体、育人内容、育人方法上凸显实践性。从育人主体来看,师生之间是对象性的交往存在,他们通过对话交流而在“观看中”超越自我;通过自省激励而在“共学”中丰富个性。从育人内容来看,课程构建和实施要呈现生活性交往敞开,通过综合劳动课程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育身心自由;通过学科融合课程让学生在现象直观中育创新精神;从育人方法来看,教学要注重意味性交往开启,通过情景创设让知识教学走进有余韵的本源世界;通过问题悬置让自然探索走进历史科学,从而让学生的人性潜能在自由发展中绽放出多元丰富的人生和世界意义。

关 键 词:学校育人  感性意识  师生  课程  教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