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社群主义自我观的理论结构及其现实关照
引用本文:袁洪英. 社群主义自我观的理论结构及其现实关照[J]. 北方论丛, 2009, 0(4)
作者姓名:袁洪英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基金 
摘    要:情境式自我构成社群主义自我观得以展开的理论前提,成员资格是联结个体自我与社群的纽带,个体美德是自我归属社群所必经的德性修炼,社群构成自我的天然价值归属,而共同善则是社群主义自我所欲的理想境界,这些构成了社群主义自我观独特而系统化的理论结构.个体自我在经过现代性的洗礼之后急需向社群复归,以寻找生存的厚重感和使命感.

关 键 词:社群主义  自我  社群  共同善

Theory on the Concept of Self about Communitarianism and Real-life Focus
YUAN Hong-ying. Theory on the Concept of Self about Communitarianism and Real-life Focus[J]. The Northern Forum, 2009, 0(4)
Authors:YUAN Hong-y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社群主义国家观浅析[J].社会科学家
[2]、王作印.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国家观之争及其启示[J].社会科学辑刊,2007(3):33-37.
[3]、顾肃.评社群主义的理论诉求[J].江海学刊,2003(3).
[4]、张旺.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国家观比较[J].江淮论坛,2002(3):64-68.
[5]、王恒亮.论社群主义及其现代启示[J].兰州学刊,2008(11):45-47.
[6]、张守连,石菲菲.马克思人学理论及其现实关照[J].理论界,2008(12):26-27.
[7]、于宏.论社群主义权利观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6):59-62.
[8]、论社群主义的人权观[J].理论与现代化
[9]、杨曦.社群主义思潮及其与自由主义之争评述[J].中州学刊,2007(6):142-144.
[10]、俞可平.当代西方社群主义及其公益政治学评析[J].中国社会科学,1998(3).
[11]、黄敏儿.自尊的本质[J].广州师院学报,1996(2).
[12]、姚大志.社群主义的两副面孔——评沃尔策的正义理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7(1):29-34.
[13]、马婉萍.浅论历史上的重商主义--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重商主义[J].殷都学刊,2003(1):48-49,57.
[14]、梁东兴,唐鸣.西方社群主义的洞见与局限[J].社会科学研究,2010(3).
[15]、徐秦法.用马克思异化理论审视现实生活中部分人追求的异变[J].广西社会科学,2010(12).
[16]、王云萍.人的规定性:个人还是社群--评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人"概念之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79-84.
[17]、赵德鸿.格式塔质与意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1(6):75-76.
[18]、邱忠善.《逻辑哲学论》中的自我观[J].兰州学刊,2010(5):1-5.
[19]、刁瑷辉.围绕公民身份理论的分歧及弥合的可能——兼评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以及文化多元主义[J].理论与现代化,2011(3):47-54.
[20]、刘志刚."是、之"标志宾语前置的焦点理论考察[J].学术研究,2008(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