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交往:“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逻辑起点——兼及武陵地区民俗类国家级非遗交往功能问题
作者姓名:赵心宪
作者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巴渝文化名人研究所、重庆市文史研究馆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19年度重点项目“社会转型期渝东南非遗分类管理机制研究:以秀山花灯等项目为例”(XNYJZ1902)阶段成果。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交往”范畴,立足于哲学人类学思维范式的应用,重视日常生活化“接地气”的交往功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落脚点在“交”,即“相互交汇,有所接触”的“交往”。这样通过“民族群体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日常生活的应用理解,阐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概念的核心要义及其逻辑起点。风俗习惯在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与传承,直接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交往活动。重庆国家级民俗类非遗的秀山花灯,当代以来舞台化精品打造历史经验收获不少,但我们可能更应注意的是其民间交往功能存在的问题,政府主导的秀山花灯春节“跳花灯”习俗活动,成为本地“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间文化交往功能重要载体,有助于美丽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愿景的达成。

关 键 词:交往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逻辑起点  民俗类非遗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民族学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民族学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