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对美国亚裔种族化性别歧视的起源[J].世界民族 |
[2]、 | 白涛.全面抗战前夕对民族与种族议题的再讨论——从齐思和《民族与种族》一文出发[J].回族研究,2024(1):45-52. |
[3]、 | 王亚欣,李泽锋,史博鑫,叶歆.扎根理论范式下社区居民对喀什老城区旅游开发的感知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7(3):122-126. |
[4]、 | 常宝.社区的“多民族”化与民族关系的制度化[J].青海民族研究,2017(2):89-92. |
[5]、 | 刘筏筏.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社区居民参与的视角[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2):75-79. |
[6]、 | 羽田明,张长利.游牧民与城市——特别是围绕突厥族的定居民化、城市民化[J].世界民族,1992(6). |
[7]、 | 杨文炯.明清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境遇下的回族社区——以历史上西安回族社区文化变迁为视点[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109(5):89-97. |
[8]、 | 李丽萍.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战略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68-69. |
[9]、 | 张陆昱文,梁茂信.内战前“美国人类学派”对黑人种族形象的塑造——美国早期种族主义的理论与实践[J].世界民族,2023(3):41-53. |
[10]、 | 郭一建,周玲娟.探索构建青春健康教育与服务长效机制的媒介手段——以曲靖市X社区青春健康项目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9(1). |
[11]、 | 韩毅.唐宋时期回族先民对西北商业经济的开发与贡献[J].青海民族研究,2002,13(3):39-44. |
[12]、 | 陈曦.唐宋时期寓桂文人对桂林风俗的印象与影响[J].中国民族博览,2021(22):116-118. |
[13]、 | 赵环宇."政治化"还是"文化化":晚清时期西方民族国家理论对中国的影响[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2). |
[14]、 | 原始婚俗对礼的颠覆与春秋恋歌的狂欢化倾向[J].西北民族研究 |
[15]、 | 韩毅.唐宋时期回回民族对海外农业和药材业品种的引进与输入[J].青海民族研究,2003,14(4):67-72. |
[16]、 | 刘大可.神明崇拜与传统社区意识--对闽西武北客家社区的田野调查研究[J].民族研究,2004(5):18-26. |
[17]、 | 孙文沛.二战后德国对犹太人赔偿的路径调整与效果评估[J].世界民族,2023(2):66-78. |
[18]、 | 沈兴菊,刘韫.国家公园门户社区旅游发展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美国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启示[J].民族学刊,2021,12(12):23-29, 126. |
[19]、 | 耿静.藏族居民居住格局变化与城市民族关系的社会性——以“5·12”大地震后四川都江堰市为例[J].中国藏学,2012(2):16-21. |
[20]、 | 国家类型与民族问题的解决——兼谈国家对少数民族政策的政治化与文化化[J].世界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