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史记》中"酷吏"词义的文化解读
引用本文:王绪霞.《史记》中"酷吏"词义的文化解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2):144-147.
作者姓名:王绪霞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    要:儒家主张的“以民为本”有人道主义(以人为本)的因素,所以宽大为怀;法家“以法为本”,难免冷酷无情。这是两种文化的分歧。我们从这个角度重新认识“酷吏”之“酷”,认为:1.视酷吏为“残酷的官吏”是一个误解。按《史记》本传,酷吏的本质特征是“刻深少恩”,即“冷酷”,而非“残酷”。“残酷”只是个别人的行为,不能代表整个群体;2.他们的“刻深少恩”与法律的准确性、客观性有必然联系,并非个人阴暗人格的表现。但由于传统社会提倡“仁治”,致使人们对《史记》中的酷吏存在误解和偏见。

关 键 词:酷吏  武健严酷  刻深少恩  冷酷  残酷
文章编号:1001-8204(2006)02-0144-04
修稿时间:2005年11月2日

The Meaning of "酷吏" Used in Historical Records by Sima Qian
WANG Xu-xia.The Meaning of "酷吏" Used in Historical Records by Sima Qian[J].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6,39(2):144-147.
Authors:WANG Xu-xia
Abstract:
Keywords:callous officials  cold-blooded  cruel and ruthles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