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书名演变考论 |
| |
引用本文: | 李秀华. 《淮南子》书名演变考论[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0(5): 25-29,60 |
| |
作者姓名: | 李秀华 |
| |
作者单位: |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1 |
| |
摘 要: | ![]() 《淮南子》一书的名称历经千年演变,共出现了十多个不同的称呼。在成书之初,淮南王刘安将其定名为《鸿烈》,意欲向世人昭示他的成就。不久,刘向就代表官方将谋逆的淮南王书改称为《淮南》,并分内、中、外篇。内篇即是指代《鸿烈》,故《汉书》又称其为《内书》、《淮南内》。东汉中后期起,该书被尊称为《淮南子》,列入子书。当时的文人著述有时也以《淮南书》、《淮南记》、《刘安子》来指称。魏晋以来,《鸿烈》、《淮南》二名合成《淮南鸿烈》一名,有人又误把高诱的《鸿烈解》归之刘安名下。宋明学者亦不辨原文和注文,又以《淮南鸿烈解》之名代称《淮南子》。
|
关 键 词: | 西汉 《鸿烈》 刘向 《淮南》 《淮南子》 子书 《淮南鸿烈》 《淮南鸿烈解》 |
Research on Huainan Zi's Variational Names |
| |
Abstract: |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