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余兴安.论朱元璋的政治蓝图及其对明朝政治的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1994(3). |
[2]、 | 宋健.论庾信后期诗作的复变[J].重庆社会科学,2007(1):69-72. |
[3]、 | 周成平.泛神问题与郭沫若的后期诗作[J].江苏社会科学,1992(1). |
[4]、 | 杨艳唤.杜甫对清代诗坛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31-132,157. |
[5]、 | 吴调公.李商隐对北宋诗坛的影响[J].晋阳学刊,1981(2). |
[6]、 | 朱耀廷.明朝文官升迁制度对人才的影响[J].河北学刊,1991(4). |
[7]、 | 肖瑞峰.略论刘禹锡对中日诗坛的影响[J].浙江社会科学,1995(5). |
[8]、 | 杨建玫.希腊神话对18世纪欧洲诗坛的影响[J].殷都学刊,1995(3). |
[9]、 | “江湖吟社”与南宋后期江西诗坛[J].江西社会科学 |
[10]、 | 岳鹏举.宦官及东厂特务对明朝的影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119-121. |
[11]、 | 蔡龙威.论杜甫对南宋高宗朝贬谪诗坛的影响[J].殷都学刊,2018(2). |
[12]、 | 古远清.钟鼎文对台湾诗坛的贡献[J].贵州社会科学,2014(12). |
[13]、 | 梁家荣.论斯拉法对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影响[J].理论界,2023(1):49-54. |
[14]、 | 田澍.明朝对河西走廊的财政政策[J].甘肃社会科学,2001(2):72-74. |
[15]、 | 张增元.明朝对天津盐业的管理[J].天津社会科学,1988(5). |
[16]、 | 杜常顺.略论明朝对西藏的施政[J].青海社会科学,1992(5). |
[17]、 | 陈梧桐.朱元璋对人才的使用与摧残[J].社会科学辑刊,1982(2). |
[18]、 | 朴英顺.清代诗坛对严羽诗学的反拨[J].江西社会科学,2004(8):204-207. |
[19]、 | 陈梧桐.论朱元璋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J].江西社会科学,1995(6). |
[20]、 | 雪岩.朱元璋对北元政策管窥[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