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王洪琛.论加缪的悲剧美学[J].学术论坛,2009,32(9). |
[2]、 | 温斌.杜十娘悲剧形象的美学价值[J].阴山学刊,1998(1). |
[3]、 | 何信玉.审美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悲剧美学[J].黑龙江社会科学,2022(6):110-117. |
[4]、 | 崔雄权.崔曙海的美学理念及其艺术悲剧[J].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17,34(4). |
[5]、 | 邵瑜莲.伦理的意义——重识谢晋电影及其悲剧美学[J].东岳论丛,2020(9):48-55. |
[6]、 | 付骁.从悲剧和喜剧构成范畴看美学在中国的变异[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6(2):174-181. |
[7]、 | 新冠疫情引发的悲剧美学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 |
[8]、 | 於贤德.论梁祝爱情故事的悲剧属性、美学价值与人学内涵[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2):13-18. |
[9]、 | 胡淑娟.美学双璧—也谈《红楼梦》中钗、黛悲剧形象[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9(1):52-54. |
[10]、 | 刘振球.理论探索与文本分析的有机结合──评张恒学《悲剧美学》[J].云梦学刊,2000(1). |
[11]、 | 彭维芬.“寂寂地死”与“不堪地活”——鲁迅与张爱玲的悲剧美学比较[J].广西社会科学,2006(2):145-148. |
[12]、 | 王祥云.关汉卿杂剧教化思想臆说[J].社会科学辑刊,2005(4):171-176. |
[13]、 | 吴伟凡.关汉卿散曲审美韵致的多重性[J].殷都学刊,2007(4):103-106. |
[14]、 | 郭玉生.实践美学视域中的悲剧范畴[J].天府新论,2004,3(3):123-127. |
[15]、 | 西方悲剧美学的现代发展与变异[J].江西社会科学 |
[16]、 | 刘家亮.对"中国有无悲剧"的命题辨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5(3):45-48. |
[17]、 | 翦伯象.论北宋词的悲剧载体功能 --兼论北宋词的悲剧美学特质[J].贵州社会科学,2005(1):116-119. |
[18]、 | 冯梅,刘晓杰.从马洛的悲剧舞台管窥文艺复兴时期的刑罚[J].社会科学论坛,2006,6(18):184-187. |
[19]、 | 冯梅,刘晓杰.从马洛的悲剧舞台管窥文艺复兴时期的刑罚[J].社会科学论坛,2006(9):184-187. |
[20]、 | 罗家坤.试论关汉卿杂剧的平民意识[J].中州学刊,2005(6):206-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