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无用阶级问题 |
| |
引用本文: | 肖峰. 人工智能与无用阶级问题[J]. 创新, 2019, 13(3) |
| |
作者姓名: | 肖峰 |
| |
作者单位: |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1 |
| |
摘 要: | 人工智能有可能取代人的工作从而使人沦为"无用阶级"是目前最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具体考察这一进程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两个阶段:一是人工智能对部分人工作的取代,二是对人类全部工作的取代。后者其实是人和智能机器的新分工,人所从事的消费娱乐性活动成为人类的新型工作,人的有用性也从这些新型的价值创造活动中生成,从而需要我们重新定义"工作"和"有用性"。而前者则是更为复杂和棘手的社会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安排、价值观转型、设计和开发新的"软工作"等社会调节手段来加以解决,而且还可以上升到社会制度的分析,即通过克服资本主义式的应用来社会的建构人工智能的光明前景。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人造物和社会建构的产物,在合理的社会使用中可以避免"无用阶级"的形成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其本体论基础在于人类作为技术的主体可以主导一种基于人类中心论的人-机和谐关系。
|
关 键 词: | 人工智能 工作 有用性 无用阶级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Problem of Useless Class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