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国家民族政策导向下的地方性策略——凤县"汉"改"羌"潜在的运作机制
引用本文:马岚.国家民族政策导向下的地方性策略——凤县"汉"改"羌"潜在的运作机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3).
作者姓名:马岚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南京,210013
摘    要:面临经济发展的困境,凤县政府提出"弘扬羌文化、回归羌族故里"的旅游业发展思路,并出台了恢复居民羌族身份的新规定,引起了当地民众和外部媒体的广泛关注.这其实是在民族国家框架内地方根据国家政策导向所作出的逆政策思路的一种应对.中国的民族政策根本上是以民族文化为载体,通过政治身份合法化、经济发展倾斜化,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国家整合.而这种作为设计结果、构想产物的政策一旦实施,随即就变成了一种诱因,推动着非少数民族地区寻找文化依据,来建构历史根源和外在表征,变成一场由"情境论"驱使的挖掘文化"根基"的地方性运动,以此获得政治资源与经济资源.

关 键 词:民族政策  地方性策略  族群认同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