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探寻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四重证据法与人文创新
引用本文:叶舒宪.探寻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四重证据法与人文创新[J].社会科学家,2011(11).
作者姓名:叶舒宪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人类学中心,上海200240;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005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华文明探源的的神话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阶段成果
摘    要:文章提出改造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的大传统和小传统(Great tradition andlittle tradition)概念,按照符号学分类指标重审中国文化传统,把汉字编码的书面传统作为小传统,把前文字时代以来的神话思维视为大传统。提示生活在文字编码小传统中的当代人,如何利用现代新知识所提供的多重证据,如先于汉字出现的玉器符号,超越文字符号的遮蔽和局限,洞悉大传统的奥妙。新兴的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倡导实地考察的田野作业,打开突破小传统拘限的知识新格局。九百万平方公里的山河大地可当做大书来解读。从司马迁写《五帝本纪》的经验可知,对于读万卷书的知识人,行万里路的民间调研功夫,是摆脱小传统书本主义限制,洞悉大传统的关键。从方法论上归纳,可将新出土的文字作为二重证据,将文献之外的田野调查的口传活态文化传承作为三重证据,将出土的实物和图像等非文字符号视为四重证据。以四重证据法重新探寻文化大传统,获得超越前代的人文创新方法和认识境界。

关 键 词:大传统  前文字时代  四重证据法  物的叙事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