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奔月》
引用本文:屈正平.论《奔月》[J].阴山学刊,1988(2).
作者姓名:屈正平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
摘    要:一这是一个绝无窗子万难破灭的铁屋子,里面的人都从昏睡而将入于死灭了。社会停滞不前,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现状“还是五代,是宋末,是明季”。(《华盖集·忽然想到四》)鲁迅从事新文学活动时,对中国社会就是这样认识的,也是他长期形成的历史观。但是,他没有绝望,时代浪潮的推动,使他抬起头来,要用文学去唤醒昏睡的人滞,并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的革命前驱。为了实现这庄严的使命,他主张选择题材要广泛,“那时的意见,是想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来做短篇小说”。(《故事新编·序言》)从《狂人日记》起,他的创作都是采用现代题材,到1922年写的《不周山》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