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再适应、参与式重建与反脆弱性发展——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启示录 |
| |
作者姓名: | 李宏伟 屈锡华 严敏 |
| |
作者单位: | 1.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
| |
摘 要: | 从受灾群体的主位角度来说,汶川地震的主要危害在于,它迫使受灾群体在极短的时间内遭受了一系列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动,从而导致了受灾群体原有社会关系被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讲,灾后重建是受灾群体进行社会再适应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是社会关系的重建.因此,灾后重建必须凸显和实现受灾群体的主体性价值,亦即受灾群体必须以主体的身份参与灾后重建,在参与式重建中实现社会关系的重建和社会再适应.而灾后重建的最终目标,不仅在于修复因地震所致的破坏,恢复到震前的社会生活状态和社会经济秩序,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未来,实现受灾地区的反脆弱性发展.
|
关 键 词: | 社会再适应 社会关系重建 参与式重建 反脆弱性发展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