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另类”回指语的解析——从其反讽效应谈起
作者姓名:刘艳春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外语系,黑龙江150001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HEUCF141208);黑龙江省哲社科项目(13D016)
摘    要:"另类"回指语指那些在语篇中完成替代任务之余,还具有其他功能的语言单位。根据Yus的反讽理论,"另类"回指语有产生反讽的可能性。对"另类"回指语的反讽效应进行解读,推导"另类"回指语的反讽效应产生原理:"另类"回指语在提取旧信息时,激活了受话者的认知域,同时提供了新线索;新旧信息综合后的衍生信息与受话者认知域中的惯有信息相互冲突;受话者将此冲突置于语境,寻求与语境最吻合的最佳释义即反讽。按照先行项的差异将"另类"回指语分为四大类:名词性先行项回指、动词性先行项回指、零形式先行项回指和复杂性先行项回指。

关 键 词:“另类”回指语  反讽效应  认知域  先行项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