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区位社会特性对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影响分析
引用本文:康琪雪.区位社会特性对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影响分析[J].兰州学刊,2014(11):88-93.
作者姓名:康琪雪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居民居住区位选择自由与城市居住空间结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YJC790120)。
摘    要:不同收入阶层的城市空间分布构成了城市的居住空间结构,在住房市场化背景下,城市居住空间结构遵循住房竞价模型的规律。居民是社会人,在选择居住区位时根据区位的社会特性来进行,包括空间符号、社会交往特性、公共物品的消费偏好等。当居民的区位选择自由度高时形成不同的公共物品消费偏好聚落和不同的社会文化聚落,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呈现"共生"的特点。当房价过高或城市空间资源过于集中时,导致居民区位选择自由度受到限制,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居住空间出现"分异",还会导致居住地到包括就业中心在内的居民主要活动场所的"空间失配"问题。

关 键 词:区位社会特性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  竞价模型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