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李明伟.清末民初城市社会阶层嬗变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2(1):116-121. |
[2]、 | 王晓天.论清末民初监察制度的嬗变[J].湖南社会科学,1999(4). |
[3]、 | 袁国兴.清末民初新潮演剧中的"演说"问题[J].学术研究,2010(3). |
[4]、 | 赵炎才.清末民初伦理道德历史嬗变诸因素[J].新疆社会科学,2008,101(3):116-121. |
[5]、 | 亦然,亦可.清末民初圣贤子孙的文化人格嬗变[J].山东社会科学,1996(4). |
[6]、 | 宋立中.清末民初江南婚姻礼俗嬗变探因[J].浙江社会科学,2004,4(2):167-173. |
[7]、 | 黄振,沈芸,张玉君.清末民初中国公民意识发展史探[J].湖南社会科学,2011(4). |
[8]、 | 张向东,景芳洲.清末民初语言变革中的国家意识[J].社会科学论坛,2011(8):48-57. |
[9]、 | 邱培成,魏捷.清末民初上海文化街的文化意识[J].社会科学家,2003(4):120-123. |
[10]、 | 铃木智夫.清末民初的茶馆[J].琼州学院学报,1998(3). |
[11]、 |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清末民初短篇武侠小说的嬗变[J].理论界 |
[12]、 | 赵惠民.清末民初的黄河三角洲移民[J].齐鲁学刊,2007,1(4):53-57. |
[13]、 | 林吉玲.清末民初社会习俗的变异[J].东岳论丛,1995(Z1). |
[14]、 | 清末民初政党组织嬗变的类型学分析——基于精英政党的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 |
[15]、 | 罗惠缙.清末民初遗民关系摭拾[J].贵州社会科学,2007,207(3):165-168. |
[16]、 | 赵书新.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屠寄[J].理论界,2009(2):126-128. |
[17]、 | 常庆,周昌.清末民初报刊影响力新论[J].东岳论丛,2023(4):84-90. |
[18]、 | 张剑.清末民初留美学生社团组织分析[J].学术月刊,2003(5). |
[19]、 | 吴波.清末民初甘肃哥老会述略[J].宁夏社会科学,2006(2):113-116. |
[20]、 | 陈佳.清末民初的戏剧布景批评[J].理论界,2014(8):1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