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公平厌恶偏好、股权结构与管理层薪酬激励效果--一个实验分析
引用本文:杨志强,石本仁,石水平. 不公平厌恶偏好、股权结构与管理层薪酬激励效果--一个实验分析[J]. 管理科学, 2013, 0(4)
作者姓名:杨志强  石本仁  石水平
作者单位:1. 广东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广州,510320
2. 暨南大学 管理学院,广州,51063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32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GL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JC630205);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12XGL12);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9JDXM63005)Funded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the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the Guangdong Province 12th Five-Year Pla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Program,the Guangdong Provinc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Program
摘    要:传统经济学理论建立在自利的人性假设之上,但事实上在许多情形下,公平意识会影响人的行为。以薪酬激励合约为中介,构建不同产权基础的公司与不同经理人员特质的内生配置模型,把不公平厌恶偏好的异质性纳入到配置模型中,以310位企业经理人员作为实验对象,通过一组独裁者博弈实验和两组策略博弈实验共9014次分配决策,检验被试几种主要类型的社会偏好,从中甄别出经理人员不公平厌恶偏好的相对强度,结合调查问卷的数据证实经理人员不公平厌恶偏好、努力水平、公司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之间由薪酬激励契约联结起来的内生配置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不同公平性偏好的行为人对于等额的薪酬不公平的反应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合约的履行效果,控制权收益对薪酬的浮动部分具有替代效应,产生反向的激励效应,替代程度越大,反向激励效果越大。

关 键 词:不公平厌恶偏好  薪酬契约  股权结构  实验分析

Inequity Aversion Preferenc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Incentive Effect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An Experimental Study
Yang Zhiqiang , Shi Benren , Shi Shuiping. Inequity Aversion Preferenc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Incentive Effect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An Experimental Study[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2013, 0(4)
Authors:Yang Zhiqiang    Shi Benren    Shi Shuiping
Abstract:
Keywords:inequity aversion preference  compensation contract  ownership structure  experimental analysi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周仁俊,杨战兵,李勇.管理层薪酬结构的激励效果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19(1):185-192.
[2]、魏光兴,蒲勇健.公平偏好与锦标激励[J].管理科学,2006,19(2):42-47.
[3]、晏艳阳,金鹏.公平偏好下的多任务目标与国企高管薪酬激励[J].中国管理科学,2014,22(7):82-93.
[4]、收入不平等、公平偏好与再分配的实验研究[J].管理世界
[5]、朱湘晖.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薪酬制度有机结合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8):163.
[6]、甘柳,杨波.时间偏好不一致下控制权私利与最优股权结构[J].中国管理科学,2020,28(6):51-62.
[7]、邵军,刘志远.管理层薪酬、多元化战略与公司价值[J].管理科学,2006,19(2):33-41.
[8]、刘云志,樊治平.不公平厌恶下VMI供应链的批发价格契约与协调[J].中国管理科学,2016,24(4):63-73.
[9]、陈晨.从效率与公平视角浅析事业单位的薪酬激励[J].管理科学文摘,2012(16):174-176.
[10]、闫威,陈长怀.机会公平、倾斜政策与不对称锦标赛:一项实验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2,26(1):89-97.
[11]、李维安,李汉军.股权结构、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6,9(5):4-10.
[12]、扈文秀,穆庆榜.金融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1(10).
[13]、谢德仁.经理人激励的细分: 隐藏行动、努力成本和风险厌恶[J].南开管理评论,2007,10(4):29-35.
[14]、万迪昉,罗进辉,赵建锋.管理者可信行为对员工激励作用的实验研究[J].管理科学,2009,22(6).
[15]、李建标,王光荣,李晓义,孙娟.实验市场中的股权结构、信息与控制权收益[J].南开管理评论,2008,11(1):66-77.
[16]、黄晓飞,井润田.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股权结构和高层梯队与公司绩效的关系[J].管理学报,2006,3(3):336-346.
[17]、李志彤.公司所有权结构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4,17(2):47-51.
[18]、Jesse F. Dillard,Joseph G. Fisher.Compensation Schemes,Skill Level,and Task Performance: An Experimental Examination*[J].决策科学,1990,21(1):121-137.
[19]、秦永恒,万迪昉,张雅慧,姜帆.羊群行为激励作用的实验研究[J].管理学报,2011,8(3):429-436.
[20]、高艳慧,万迪昉,吴祖光,赵晓琴.所有权配置与合作R&D创新投入——实验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4,28(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