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周雪光.黄仁宇悖论与帝国逻辑——以科举制为线索[J].社会,2019,39(2):1-30. |
[2]、 | 高芳英.社会价值冲突:以美国医改为视角[J].国外社会科学,2012(4):25-31. |
[3]、 | 蒋红,陈娜.以生态马克思主义为视角对社会发展模式的反思[J].学习与探索,2012(10):26-29. |
[4]、 | 梁同贵,高向东.流动人口的社会阶层、社会流动与未婚先孕——以上海市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17(3). |
[5]、 | 钟其.转型社会青少年犯罪成因剖析——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J].浙江学刊,2007,3(5):196-200. |
[6]、 | 《明清社会史论》译注及其后续研究:重论明代向上社会流动[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
[7]、 | 邓庆平.卫所制度变迁与基层社会的资源配置——以明清蔚州为中心的考察[J].求是学刊,2007,34(6):150-155. |
[8]、 | 刘丹.NGO参与流动儿童教育的功能和优势分析——以A社团流动儿童项目为例[J].社会工作,2010(3). |
[9]、 | 刘丹.NGO参与流动儿童教育的功能和优势分析——以A社团流动儿童项目为例[J].社会工作,2010(6). |
[10]、 | 申红星.明清时期的北方宗族与地方社会——以河南新乡张氏宗族为中心[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8(0). |
[11]、 | 郑戈.多元社会中的法律与宗教——以韦伯社会理论为分析视角[J].太平洋学报,2007(5). |
[12]、 | 利益整合:农民流动与分化中凸显的家庭功能[J].社会 |
[13]、 | 刘冰.以人为本的政治价值原则分析——以社会正义为视角[J].学习与探索,2009(1). |
[14]、 | 张永春,方立峰,苏军.从社会学视角探析和谐城市的社会分层——以西安社会分层为例[J].唐都学刊,2007,23(6):78-82. |
[15]、 | 殷积松.女性性自主权保护的私法考察——以社会性别为视角[J].学术交流,2010(9). |
[16]、 | 管向梅.青少年犯罪原因剖析——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分析视角[J].社会工作,2006(10). |
[17]、 | 吕付华.系统视角中的社会分化与整合——卢曼社会分化思想研究[J].社会理论,2008(1):274-312. |
[18]、 | 彭斌.社会和解何以可能?——以恢复性正义为视角的分析[J].学术交流,2012(9):5-9. |
[19]、 | 陈海嵩.风险社会中的公共决策困境——以风险认知为视角[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1):94-101. |
[20]、 | 刘玉.浅析新形势下实现执政党社会整合功能的几个着力点[J].社科纵横,2014(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