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犬儒"话语下的主体生成、发展与丧失——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解读
引用本文:莫秀凤."犬儒"话语下的主体生成、发展与丧失——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解读[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3):10-13.
作者姓名:莫秀凤
作者单位:广西演艺职业学院,广西南宁,530023
摘    要:齐泽克认为,当今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是犬儒性的,在犬儒理性话语下,主体获取了自身的社会身份,同时也实现自身外在的“同化”,即主体趋于客体,与客体达到同一。而且,主体还发生了内在的某种“分化”,即主体一方面保持着原初本真状态的“本我”,另一方面又成为了丧失原初本真状态的“超我”,在“本我”与“超我”的夹缝中,主体接受了意识形态幻像的“缝合”,成为意识形态询唤下的并采取信仰与服从态度面对社会现实的“社会人”。

关 键 词:齐泽克  犬儒话语  意识形态  主体  客体  西方哲学

The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loss of the subject in the cynic——interpretation of Zizek's Ideology Theory
MO Xiufeng.The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loss of the subject in the cynic——interpretation of Zizek''s Ideology Theory[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Huiversity: Social Science,2010,16(3):10-13.
Authors:MO Xiuf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