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20-1940年普鲁斯特作品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引用本文:何红梅.1920-1940年普鲁斯特作品在中国的接受研究[J].现代妇女,2013(1).
作者姓名:何红梅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128
摘    要:1920-1940年代是马塞尔·普鲁斯特在中国译介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普鲁斯特的接受主要表现为作品的节译、报刊杂志零散的介绍和数篇专门的评论文章.总的来说,具有三个特点:第一,译介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改变密切联系;第二,对普鲁斯特的阐释,受国际视野(法国、英美、苏联文学批评)的影响;第三,某些评论家在现代作家的作品里捕捉到普鲁斯特的影子,这实际上揭示出普鲁斯特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似之处.总的说来,尽管人们对普鲁斯特的认识刚刚起步,但这个时期的批评承认了一位具有重大文学价值的作家.

关 键 词:普鲁斯特  二十世纪  接受研究  中国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